当孩子想错了,父母想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正确的东西是什么样。当然这是必要的,父母需要让要孩子知道成年人是怎么看问题的。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修正自己看世界的角度,但是父母不要一上来就把成年人的看法说成是正确的,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个假定,你的这个沟通也就失去了平等的力量。
妈妈:你要好好学英语,英语很重要。
孩子:我觉得英语不重要。
妈妈:你错了,英语很重要,英语不好你将来都找不到工作。
这种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,父母已经把自己的认识作为正确的认识强加到孩子身上,孩子可能嘴上不说话,他心里想你凭什么就说我是错的,你又不知道我会怎么样?也许你那些东西才是错的。
父母本来是一番好心,想让孩子了解成人的经验,却根本没有被孩子听进去,那要把父母的经验传授给孩子更好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呢?
这里分享给大家一种沟通叫做个体经验沟通。
妈妈:你要好好学英语,英语很重要。
孩子:我觉得英语不重要。
妈妈:妈妈自己的经验是觉得很重要。英语不好的话都找不到好工作。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样,你可以试一下,说不定将来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。
孩子:那还是算了吧,万一找不到,我就惨了。
我们来看看这样沟通跟前面的区别,其实在于父母说自己的经验,从个体的层面出发的,我自己是这样的,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这样,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,所以他对你不一定适用。
很有趣的是,这样的一种沟通孩子反而更愿意听取父母的经验,因为孩子被赋予了自主权,父母的经验是这样的,但这只是他们个人的经验,是不是一定对,这需要孩子自己来判断的。
对于要吃冰淇淋的孩子,可以说,我自己的经验是,这个天气吃冰淇淋,会肚子痛得很难受的,那也许你不会痛,我不确定你可以试一下。
当孩子可以自己去尝试和判断的时候,就会扩展已有的假设,吸收不同的经验。这是他们的任务,用真实的世界来检验对错,而不是只靠父母的语言。这背后需要父母放下不自觉的一种自恋,这样才能够看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、自主的、真实的人。
沟通的目标是确认两个人的差异。换句话说,先看到有两个人才会有真正的沟通,并且是两个不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