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小区总被其他家长投诉打人,在学校也总爱大打出手,怎样管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出某些行为,行为出现的背后必然有他的原因,因此,我们需要先弄明白他行为背后的种种原因,然后再对症下药。

1.安全感不足

孩子安全感不足,遇到非常态化的环境,他就会感觉紧张,感觉受到威胁,然后通过攻击来自我保护。

对策:

父母保持情绪稳定,对孩子大人的行为不要反应过度,平和地去关心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,共情孩子的感受,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基地。

2.寻求关注的表现方式

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关注的,但是父母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无法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,因此,孩子会试探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博得我们的眼球,偶然间他发现,打人了会得到父母异乎寻常的关注,即使是批评他、打他,他也会认为是父母还在乎他、关注他的表现,因此,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,在他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寻求关注的方式前,他会一直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。

对策:

孩子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与关爱,建议父母每天不管多忙,都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,让他确定父母对自己的爱,这样他就不用再去找各种方法博得父母的关注。

3.模仿

孩子是最会模仿的人群,模仿也是他们感知与适应世界的必备手段,在他在电视上看到打人场景或者在家里被父母打骂,就会记下来以作备用。然后在遇到相类似的情景时,这些备用信息就会被启用,也就有了孩子初次的打架行为,如果这个打架解决了问题,那么以后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。

对策:

首先父母尽量不要用打孩子的方法解决问题,提供给孩子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,也给孩子展示打架所带来的后果。比如,他打人了,家长摆明立场,明确的指出他的错误,告诉他我们的感受,同时去引导孩子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。

4.情绪的表达方式

很多孩子对于情绪的管理及处理能力还比较差,对他人的行为过度敏感,对他人的情绪理解又比较差,这样的孩子,会比较容易采取暴力的方式,来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,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,将内心的对抗直接反馈为直面的肢体接触。

对策:

一方面我们父母要觉察孩子的情绪,理解孩子的情绪,以及帮助孩子分辨情绪,说出心里的情绪。另一方面,我们父母要引导孩子合理的疏散负面情绪,给孩子更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内心。让他有机会将内心的压力与积压的情绪情感得到发泄。比如画画,让孩子通过大面积的颜料作画,或锻炼来达到身心的放松。

另外,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,让他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,让他知道当他愤怒时,别人也不会很舒服。

5.语言表达能力、社会交往能力差

孩子在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,会出现很多的摩擦,很多时候,孩子想要和同伴交往,但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,而语言表达又比较弱,别人无法理解自己,就难免会无法合心意,这时,孩子就会在情绪上产生不满意,急火攻心的他,既然无法表达清楚,就会采用最简单、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

对策:

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,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,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伙伴关系,让孩子通过对同伴的观察与模仿,学会各种各样的伙伴交往技能与表达技能,慢慢的建立伙伴之间的默契,这样,他会用同龄人能够接受的方式,来建立自己的小王国了!

其实,孩子的世界很简单,他们的各种行为,都是内心的独白。没有错误的需求,只有错误的表达方式,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明白他的心理欲求,引导他建立合适、恰当的表达方式,然后满足他内心的需求就可以啦!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