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我们讲了沟通的基本目标是确认差异,如果不理解这一点,就会不自觉的否认孩子的感受,长期下去会破坏亲子关系或者让孩子对自我感受产生怀疑。家长需要管教孩子,有时候就是要让他们去做一些不舒服的事,不能什么都顺着孩子的想法来,就像生病要吃药,孩子都会嫌苦不想吃。
父母要坚持自己的要求,我知道药很苦,先肯定孩子的感受,苦就是苦,这是共情,我知道药很苦,但是我需要你把药吃了。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这么么好说话呀?他死活就是不吃药,怎么办?是不是只能揍他一顿。别急,他不听话,有可能是跟我们提要求的方式有关。
我们先听一个案例。
妈妈:好了,别玩了,你该回家吃饭了。
孩子:我还想多玩一会儿嘛。
妈妈:好吧,那你最多再玩五分钟吧。
(五分钟的时间到了)
妈妈:好了五分钟到了,你必须回家了。
孩子:不嘛!我想再玩一会儿嘛
妈妈:说好了五分钟,你怎么不守信用呢!
这段对话父母可能都很熟悉?一开始我们都是温和耐心地对孩子提要求,谁也不希望做一个独断专行的父母,但是我们被无情的拒绝或者孩子得寸进尺,到最后我们怒了,开始凶了。你走不走,不走我走了。有的甚至动手打,好像必须使用这样的雷霆手段,孩子才会听话。
这样可能暂时是有效的,但父母和孩子都不舒服,而且次数多了,暴力镇压就会变成父母习惯的手段,好像只有够凶够狠才能管住孩子,那等孩子长大了,到了青春期,他就会反抗甚至是针锋相对,那时候你怎么办呢?用更大的暴力吗?那青春期很多糟糕的亲子关系,其实就是这样的延续,所以接下来要教给父母一个句子,叫做我会怎么做?
你给孩子提要求,不要说,你必须怎么做,而是从我们自己出发,说我们自己接下来的动作,我们会怎么做好。
还是刚才的例子,我们再来一遍。
妈妈:宝贝,我要回家吃饭了。
孩子:但我还想多玩一会儿嘛。
妈妈:好吧,那我再等你五分钟。
五分钟的时间到了。
妈妈:好了,五分钟到了,我必须回家了。
孩子:等等,我来了。
对比一下之前的情况。前面说你必须回家了。这次说的是,我必须回家了。就差了一个字,孩子的反应就会有这么大的不同。有人不相信就一个字的差别孩子能听出来,但是他们回去试过就会发现孩子真的比我们想象的敏感多了。
这背后是有一个心理学的原理,叫做自主动机,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行为是你自己要做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,你就会更有动力去完成的。
举个例子:有一天你不想吃饭。晚上你躺在床上翻朋友圈,你看到有人在一块聚餐,他们在吃火锅、麻辣烫、小龙虾,看着看着你就会觉得好饿呀,也想吃点东西,说不定你就会起来煮个面什么的。但是换一种情况,如果是你妈妈知道你没吃饭,她就一直在旁边念叨说你怎么可以不吃饭,赶紧起来去吃点东西,你不知道饿了对胃不好吗?想一想你会是什么反应,你会不会觉得妈妈很烦。
人就是这样,天然的渴望自主性,被逼着做一件事,哪怕是自己愿意做的都会不太舒服,我们的大脑对于你必须、你应该这种指令性的语言会极端的敏感。如果没人逼,真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,很多事情也懒得做,要么就会拖很久。所以最好的状态是要有一个期限,但是又不被人逼着。
所以不用强制,而是把它放到跟别人的关系中,告诉他别人会怎么做,这样就可以利用他的自主动机。掌握这个规律,你就会多用我开头的句子,如果我对孩子说:你必须回家了。这是在给他施加命令,限制他的自由,很可能会引起反弹。但我说我要回家了,这就是在阐述一个我的行动安排,我几点回家这是我的事,你怎么办,你自己决定。作为孩子,他当然就只能跟着大人走,但这是他自主思考之后的决定。孩子想明白了要跟着父母走,那走的时候就不会别别扭扭的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孩子生病了,我们不需要逼着他吃药。我们只要告诉他,来,我们先试一下吃药管不管用,如果还是不退烧的话,我就带你去输液。讲的是我要怎么做,而不是你必须怎么做。
设想一下,父母说如果你不退烧,这个药吃了不管用,我们就带你去输液,如果你是孩子,你听到这句话你会怎么做呢?相比于你必须把药吃掉,这两种沟通方式,你觉得哪种效果好?
这样说还有一个好处,用你开头提要求,有的父母就会觉得很冷酷,就会习惯性的跟上一句,好不好,显得委婉一点,比如说再玩五分钟就回家,好不好?那孩子就会自而然地说不好。因为父母是在征求孩子的同意,可是如果用我们的办法就不会有这个问题。我们说的是我要回家了,这是我个人的动作,也就不会给别人拒绝我们的机会。
最后提要求的时候语气很关键,如果语气很粗暴就变成了威胁。你走不走,反正我要走,你不走你就自己呆着,这就成了威胁。威胁的本质还是想要控制孩子,而我们这种沟通方式是真的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,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体低下来,语起慢下来,柔软但坚定。
如果孩子有负面的感受,我们要承认他,先共情,你再说我要怎么做。这样效果会更好,比如说宝贝,我知道你真的还想继续玩,但是我要回家了。这样提要求,是不是既达到了我们的目的,又让人觉得舒服。